首页> 新闻中心> 三农要闻

产业扶贫痛点亟待破解

来源:农民日报时间:2019年06月24日

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,也是建立脱贫长效机制的主要手段。在今后一个时期,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总抓手,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,对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。

产业扶贫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途径,在发挥着解决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脱贫摘帽的同时,一些地区的扶贫产业也客观上存在着规模“小、散、弱”、产业链不健全、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、人才不足等问题,“造血能力”有待进一步提升。

如今,脱贫攻坚已进入后半程,要巩固产业扶贫成果,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,要求扶贫工作不仅要立足当前、切实解决突出问题,更要着眼长远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

 扶贫产业难在“市场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

 记者注意到,为了使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,各地都千方百计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,确保“户户有增收项目,人人有脱贫门路”。但如何发展好扶贫产业?不少地方都面临着挑战。记者调研发现,由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重、时间短,在产业项目选择上往往偏向于短平快的项目。在西部某偏远地区,地方政府按照“一畦菜、一片园、一群禽、一架葡萄”的发展模式,所发展的产业“小、散、弱”,生产的农产品进入市场竞争力不足。这种按照“贫困线”标准设计的产业,难以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产业。

贫困地区在地理、气候等自然禀赋的相似性,导致了相邻地区产业资源的同质化。西部某省基层扶贫干部告诉记者,当地最初规划发展菜花产业,但随着周边地区纷纷效仿,菜花价格大幅下降,一度降到5分钱一斤。加上地处偏远,运输成本高,没人愿意上门收购。另一个地区的扶贫干部坦言,为了避免走产业同质化路子,很多偏远地区选择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产业,本身发展成本高,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市场对接,最终只能依靠帮扶单位员工出高价“消费扶贫”。

在调研中,也不乏有可借鉴的产业扶贫经验。素有中国核桃之乡美誉的新疆叶城县,近年来将优势核桃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,按照“龙头企业+扶贫车间+合作社+农户”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,将“小农户”有效对接“大市场”,实现了核桃从青皮到壳到果仁全利用,农户既可以通过种植核桃实现增收,又可以就近到扶贫工厂就业,拓宽了农户增收和就业渠道。叶城县委副书记梁拥军介绍,叶城县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,全县核桃面积达到58万亩,产值15亿元,核桃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1%,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。

笔者认为,地方政府要用“动态的眼光”理性客观地审视,在更大范围内用发展的眼光确定“主导产业”。下一步的产业扶贫,要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已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,以全产业链的视角培育县(区)域主导产业,培育新产业、新业态,发挥三产融合的乘数效应,拓宽贫困户增收和就业渠道。

  扶贫产业缺乏“主体”需要“扶上马再送一程”

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的扶贫干部说,产业扶贫难,就难在缺“主体”。这位干部所在的贫困村依托山林资源,将香菇作为当地脱贫主导产业,帮扶单位通过项目资金修建了121个香菇大棚。记者看到,一排排大棚已经初具规模,还有一些大棚在建设之中。但是问起这种需要技术含量的产业,这么大的规模是由谁带动时,被告知之前的业主由于经营不善撤走了,新业主正在洽谈之中。

在中部某贫困县,当地有一家养牛企业,前些年经营状况不错,被评为养殖企业的“龙头”。近两年由于市场和自身经营问题,效益下滑很快,养殖场里不少牛栏处于空置状态。但在当地的产业扶贫规划中,这家企业要负责带动10户贫困户通过养牛脱贫。企业负责人很无奈,感叹“真是怕带不动啊!”

在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,特别是得益于各个帮扶单位和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全力扶持,各种依托地方特色资源而形成的扶贫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。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这些特色产业已初具雏形,然而,很多地区的产业距离“自力更生”尚有不小的差距。

西部某贫困地区基层扶贫干部告诉记者,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大部分有知识的、有文化的能人、青年都在外边或创业或就业,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群众。目前,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,很多农村纷纷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,通过成立合作社带动扶贫产业发展。可是,由于农村集体经济负责人本身缺乏致富的能力,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就更难了。他所在的地区发展养鸡产业,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,养殖成本高,即使有帮扶企业高于市场价订单收购(企业收购价为15元/斤,周边地区最高的才12元/斤),仍然入不敷出,难以形成造血能力。

笔者注意到,很多地方已经在探索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“无缝”对接,打造一支“持久”的工作队,但对于如何进一步帮扶产业尚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思路。笔者认为,在现阶段,地方政府应从制度、体制和机制进行深层次培育,而不应该是停留在表面,花拳绣腿地去搞模式。要统筹谋划产业发展,争取将更多产业环节前置到乡村;制定更科学的产业政策,对经营主体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,吸引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,培育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,充实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,从而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奠定经济基础。

扶贫产业难在“带动”构建多元化长效增收机制

目前,对于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来说,如何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是决胜脱贫的关键。对此,长期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西部某省扶贫干部建议,要在增加农民土地收入上做文章。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带动,很多贫困地区的群众都外出务工了,土地撂荒,农民拿着金饭碗却换不来收入。相应地,由于信息不对称,很多经营主体找不到合适的土地发展产业,土地资源有待盘活。

“有些地方搞得好的,把土地流转出去,一亩地有800-1000元的收入,贫困户通过进园务工、入股资金分红获得收入,还在产业发展中培养了更多技能。我们这儿的一个村,以每亩地1000多元流转给一个企业种植猕猴桃,村集体给农民每亩800元流转费,余下的钱用于村庄公益事业。农民在园区打工,每个月可以收入2000余元,还掌握了猕猴桃的管理技术。”该干部说。

在现阶段推动扶贫产业发展,要构建多元化农民增收长效机制,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持续增收。记者在甘肃省广河县调研中了解到,该地区结合县情实际,把发展旱作农业作为培育普惠群众的基础性增收产业;旱作农业实现群覆盖后,通过大力推广粮改饲,进一步提升群众增收空间;有了丰富的优质饲草资源,又做大做强牛羊产业,农民群众得以均衡发展稳定增收。广河县围绕产业提质增效,着力提高产业扶贫规模化、组织化程度,积极探索“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带贫减贫模式和“保底收益、按股份红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、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扶贫路子,达到了“富民”和“强县”的双重效果。

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,如何调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成为愈加重要的工作。山东寿光一位长期在西部支持产业发展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,政府为贫困群众建起了种植大棚,聘请了技术人员,但是很多贫困户的积极性并不高,即使进入大棚也是懒散应付混工资,存在“怕辛苦”“等靠要”等情形。

对于此类具有产业发展能力但缺少发展内生动力的少数典型,很多地方通过在村里建立道德评议机制来进行相应的约束和惩戒。陕西的一些地区建立了“红黑榜”“红榜”晾晒季度变化最大贫困户、脱贫明星等典型事迹;“黑榜”曝光思想转变不大、脱贫成效不明显的个别群众,以鞭策和激励脱困户早日脱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