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新闻中心> 行业资讯

新疆“三农”稳步发展添彩乡村振兴

来源:亚心网时间:2018年05月29日

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特别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,作为农业大区的新疆,立足“一产上水平”,加快发展现代农业,持续提高农牧民收入,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“三农”工作展现出新的气象。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新疆“三农”工作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,奋力谱写新时代新疆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
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,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对“三农”工作提出的殷切希望,是我们发展农业、造福农村、富裕农民的方向。

新疆作为农业大区,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特别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,新疆立足“一产上水平”,加快发展现代农业,持续提高农牧民收入,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“三农”工作展现出新的气象。

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,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擘画了新蓝图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新疆“三农”工作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,奋力谱写新时代新疆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
提质增效引领“一产上水平”

说起4年来新疆的农业发展,不得不提支柱产业棉花产业。正是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的同一年,新疆农业最引以为傲的棉花产业拉开了提质增效的大幕。

当年,国家在新疆启动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。棉花定价权回归市场,“无形的手”开始主导棉花产业发展,历经3年淬炼,全区棉花产业为之一新。尤其是近几年,我区持续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引领棉花产业实现了新发展,棉花质量效益双提升,产业调优调顺。变化反映在棉花的种植上,是棉农种棉意愿持续提升。

近日,沙湾县农业局局长唐新涛说,沙湾县今年棉花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5万亩,这主要得益于棉花效益提高,增强了棉农的种棉积极性。

“我们将继续推动棉花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。”自治区农业厅种植业和农药管理处副处长汤义武说。

棉花产业,是我区农业近年来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。回看4年来新疆农业发展变化,是一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下调优、调顺、调精的路线图。

发展布局不断优化—棉花向优势产区集中,小麦向“精品化”“专用化”“特种化”方向发展,特色农作物遍地开花;

发展质量日趋提高—优质高效意识深入人心,农业品牌创建方兴未艾,农业科技引领能力不断增强;

发展水平逐步提升—机械运用越来越广泛,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,产业融合步伐加快…

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,我区农业按照“产业兴旺”的要求,更加注重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,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。“一产上水平”渐入佳境。

“今后,全区农业以提升新疆大宗农作物供给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,加快推进生产由追求‘量’向追求‘质’的转变。”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朱岗说。

增收致富助力“全面小康”

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。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的4年,是我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4年。在全区农业向好发展、脱贫攻坚深入推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,增收致富成为我区广大农牧区最为人乐道的话题。

2016年,是我区农民增收的一个关键节点。当年,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83.2元,首次突破万元大关。这一年,全区政策惠民效果明显,农民增收保障有力;农业产业转型升级,释放了更多增收空间;就业渠道不断拓宽,多种收入鼓起了农牧民口袋。

2017年,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5元,同比名义增长8.5%。在鲜明的数据对比下,是天山南北广大农村千方百计促增收的持续奋斗。

在阿克苏地区,特色林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,贡献了当地农民近40%的收入;

在昌吉州,截至2017年年底,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253.2万亩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7240元,比上年增加了800元;

喀什地区去年建设了154个“卫星工厂”,新增就业上万人,今年计划再建设304个,促进新增就业2.2万人。

…天山南北共谱致富曲,向着同一个目标——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。这其中,贫困地区农牧民的增收成效卓著。

数据显示,2017年,我区实现47万贫困人口脱贫,800个贫困村退出,7个贫困县摘帽。此前3年,全区累计脱贫139万人,1286个贫困村退出。一个个贫困村、贫困县摘掉穷帽,全区农牧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稳健步伐显得格外铿锵有力。

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

“看得见山,望得见水,留得住乡愁。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亿万国人勾勒的理想家园,更是乡村建设最动人的参照。

如今,说起自己的家乡,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的村民颇自豪在去年的“中国最美村镇”评选颁奖盛典上,该村捧回了第五届“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”,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。

殊荣背后,是一个天蓝地绿、生态宜居的家园。绿荫下的农家小院、房前屋后花香环绕、生活设施一应俱全…走在村里,远处青山隐隐,近处农田环绕,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呈现在眼前。

十三户村党支部书记楚保金介绍,自“美丽乡村示范点”建设启动以来,十三户村建成了规划统一的居民住宅区,完成了集中供暖、供水、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,还按照硬化、绿化、亮化、美化的要求,显著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。

十三户村的变化,4年来在我区各地的农村里真实发生着。4年来,全区各地依托脱贫攻坚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,大力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。这其中,农村安居房的建设颇为亮眼。

截至今年3月底,全区开工建设农村安居房8.23万户,而在过去的7年里,我区累计建成农村安居房210万户。这意味着,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居民,由实现安居开始,拉开了美好生活的序幕。

一套安居房,就是一个美好生活的载体。放眼全疆农村,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,生活条件大为改善;生态环境保护深入人心,人居环境越来越好;城乡融合不断推进,农村发展活力日渐增强…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美好目标,正在一点点夯实基础。

根深则叶茂,本固则枝荣。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,在新时代变得更加重要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,新疆“三农”工作正奋发有为,向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发展目标迈进。